“霧霾克星”創造好生態
一百年,對于大自然而言,不過是滄海一粟,但對于生命來說,卻彌足珍貴。一個“壽”字后面,是天時、地利、人和諸多因素的共同促成。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與人的壽命長短有關的四大因素:一是遺傳;二是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三是醫療衛生水平;四是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盡管現代醫療技術開拓了通往長壽的道路,但自然法則提醒我們,生命的起始、長短、優劣都與環境息息相關。由于大批紅豆杉的種植,東港鎮在自然環境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將紅豆杉通俗而形象地稱為“霧霾克星”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依據的。紅豆杉具有顯著的空氣凈化作用,葉面和莖的表面能分泌粘液或油脂,能過濾、吸附懸浮于大氣中的各種顆粒物,可有效吸收霧霾的主要成分。經國際環境分析監測中心試驗證實,在1平方米的密閉容器內,紅豆杉可吞噬90%的甲醛、83.4%的苯,以及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由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的監測數據驗證,紅豆杉被稱為“治理PM2.5最有效的樹種”。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俗稱“霧霾法”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十三五”期間,中央投入24.74億元財政資金用于霧霾的研究和防治,由此可見,霧霾防治已被提升到國家層面上。紅豆杉的種植,為霧霾治理提供的一條新思路——用紅豆杉為居民撐起一片“健康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