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紅豆杉“栽”出穆棱致富路
人民日報客戶端黑龍江頻道杜坤 冷璐2020-11-09 15:10瀏覽量1.3萬
初秋時節,走進黑龍江省穆棱東北紅豆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陣陣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紅彤彤的紅豆杉果掛滿枝頭,層層疊疊的綠色盡收眼底。作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東北紅豆杉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珍貴樹種,被稱為“植物界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貓”,目前野生紅豆杉在我國境內僅少量分布。
穆棱市境內的這片紅豆杉林是黑龍江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種群數量最大的東北紅豆杉天然種群,我國目前發現的樹齡最長的紅豆杉就生長在這。為保護紅豆杉這一珍稀物種,近年來,穆棱市秉承資源優勢,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護野生紅豆杉,另一方面積極研究探索紅豆杉人工繁育。說起人工繁育紅豆杉就不能不提起在這里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的林業職工羅振才老人。
紅豆情緣成就鄉村奇跡
1962年,從遼寧凌源來到黑龍江穆棱的羅振才,曾從事過伐木工、材料員、營林工等職業。一次偶然的機會,羅振才了解到林場里的紅豆杉是從第四紀冰川時期存活下來的古老樹種,其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很好的防癌治癌效果,但由于盜伐嚴重,野生的紅豆杉數量已十分稀少。天天與樹木打交道的羅振才早已對這片森林有了深厚的感情,看著如此珍貴的樹種瀕臨滅絕,羅振才有了人工繁育紅豆杉的想法。
萬事開頭難。沒有經驗借鑒、缺少經費和儀器設備、缺乏專業知識,人工繁育紅豆杉的難度可想而知,但羅振才絲毫沒有退縮,他虛心請教林業專家,翻閱大量文獻資料,認真研究東北紅豆杉的習性特點和育種技術。經過他的潛心研究和精心養護,野生的紅豆杉枝條經過處理后被扦插在塑料大棚的溫床上,首批樹苗的成活率就達到80%,東北紅豆杉人工培植獲得成功。然而,羅振才并不滿足于此,他還想讓樹苗走出大棚,
離開溫床,在自然狀態下生長。經過10年的刻苦鉆研和反復實驗,自然條件下扦插東北紅豆杉終于獲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