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杉之鄉打造味稻小鎮
6000余畝紅豆杉復墾節水高標準農田
人民日報客戶端江蘇頻道2021-02-24 07:22瀏覽量1.2萬
這幾天,無錫錫山區東港鎮張繆舍村的鄉親們還在走親訪友,徐偉元卻已在田埂上忙開了。誰能想到,眼前這個年銷百萬元的種糧大戶腳底下綠油油的農田幾年前還是一眼望不到頭的紅豆杉林!凹t豆杉退租還田實現了耕地高效利用,會讓更多糧農從種糧中嘗到甜頭!睎|港鎮副鎮長時峰說。
錫山區東港鎮是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認證的世界長壽鄉,原有紅豆杉12017畝,由江蘇紅豆杉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開始種植。2015年起,為響應國家號召,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穩定糧食生產,該公司與東港鎮政府共同決定,只保留6000畝紅豆杉種質資源核心區,將其余6000余畝轉移到環境更適宜的貴州省六盤水市和云南省等地,并將原先種植紅豆杉的土地建成節水灌溉農田和高標準農田。
“紅豆杉種植到高海拔地區,能從中提取更高含量的紫杉醇,經濟效益更大;而紅豆杉的根系能吸附土壤中的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從而改良和修復土壤,東港鎮紅豆杉已種植數十年,大幅提升了土壤質量,能種出高產優質的糧食!碑數剞r技專家陸文忠認為,對種植紅豆杉的土地復墾一舉兩得。
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更新節水灌溉設備……如今,原先種植紅豆杉的地方一派田園風光!翱,這邊在搭觀景臺”“瞧,那邊要種植花草”……港南村書記華詠梅領著記者在連片成方的農田里徜徉,去年11月播種的小麥已有半茬高!暗冉衲10月水稻成熟了,就是一片金燦燦!比A詠梅說,全面梳理紅豆杉退租還田后,港南村逐步將復墾的1600多畝農田建成了高標準農田,不光村民們的土地流轉租金一分不少,村里還能享受到市、區兩級生態補償政策。
|